连载:迎向太阳之旅 第八章 父母的梦想(上)

我的日志

版权声明:
  《迎向太阳之旅——陈得福的人生旅程和仙妮蕾德国际机构的传奇故事》由美国人罗伯特.A.亨利著作,本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版权和使用权归仙妮蕾德国际机构所有。
  此处连载的内容选自《迎向太阳之旅》一书的部分章节,首发在中国直销博客网(http://www.dsblog.net)。
  转载时必须完整保留此版权声明的全部内容,否则仙妮蕾德国际机构有权追究转载人的法律责任。

[@more@]

第八章 父母的梦想(上)

  1977年在杨百翰大学完成学业后,得福漫长的学生生涯终于划上了句号。现在他面临着择业的问题。他曾考虑当一名药剂师,但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发现药剂师的起薪太低了——拥有执照的药剂师实习期间时薪为3.75美元。

  1978年6月,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冠群出生了。冠群出生后不久,陈家出人意料地碰到了一件一生难逢的奇事。他们通常是在杨百翰大学的亚洲分会做礼拜。但那天的聚会他们迟到了,错过了为他们的新生儿子祝福的机会。下一个月的第一个礼拜天,第二次机会又来了。那个礼拜天,陈氏夫妇有别以往的做法,他们决定到住宅区附近的教堂做礼拜。聚会的一部分,是每月一次由圣职权柄的父亲给新生儿祝福,将健康的祝福和属灵的恩赐赐给婴儿。一般由婴儿的父亲来祝福。不过,这个礼拜天,带婴儿来参加祝福的父母将会非常惊奇。

  他们就坐后,风琴奏响了,琴声使整个堂区都沉浸在尊敬的气氛中。聚会将开始时,教堂内肃然无声。一个个子不高、神态柔和、头发花白的人走进礼拜堂。全堂会众立刻起立,兴奋地窃窃私语起来。这是摩门教会的会长甘宾塞,他可是活着的先知啊!

  甘宾塞会长沿着廊道缓步走向前台,中间他只停下一次,跟一位与妻子、女儿和婴儿在一起的年轻华人握了手,他与得福目光相对,向得福赞许地微笑着。

  那一天甘宾塞会长为6个婴儿祝了福,包括他自己的曾孙和一个叫陈冠群的男婴。在聚会期间,这位受到全世界数百万人尊敬的年长先知,向与会的父母提出了忠告。“爱你们的孩子,”甘宾塞会长告诫大家。他解释说,这并不意味着要对他们百般迁就。对幼童应该多加管束,而对少年应该多加鼓励。“立下规矩,”他说,“定出准则。能给孩子最大影响的,不是惩罚,而是父母的榜样。”

  那个礼拜天,爱莲决定要成为会长甘宾塞所描述的那种父母。“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们该做什么,即使对大孩子也一样。”爱莲解释说,“当然,他们会有自由选择权。但我会告诉他们我认为怎样做最好。如果我不爱他们,我就不会跟他们说了。如果他们犯了错误,我会在他们身边给以支持。”

  在生活中,得福和爱莲观察到中美两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不同之处。有一天,得福和我一起出外旅行,我们谈到教育子女的一些挑战。他指出,美国人待孩子很随意,经常公开地表达他们的爱意和感情。而中国的父母管教较严。他们为孩子作安排,给孩子鼓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我问他认为哪一种方法更有效。他想了一会儿说:“我想我较赞成美国式的方法。”他说,想起了他见到甘宾塞会长那一天的情景。

  因为家中添了一名新成员,得福需要找一份稳定的、能为他提供事业发展机会的工作。他特别希望找到一个能充分应用和发挥其药剂学学历及渊博的草本学知识的职位。

  杨百翰大学的就业顾问们帮不上什么忙。有一天,得福打开黄页电话薄,在上面查阅当地的草本产品公司名单。他找到两间公司,“天然阳光”和“自然之道”。由于天然阳光列在前面,他架车驶往该公司位于邻近西班牙岭口的总部,进去后要求填写应聘申请表。在申请表上,他提到了他的草本学和药理学知识背景,很快就获聘在该公司的研发部工作。

  那时在美国,草本植物主要是作为较昂贵的传统药物的替代品,一般由保健食品店经销。例如,金银草根被用来治疗细菌感染。那些不愿使用阿斯匹林的人则用白柳皮来治头痛。草本产品的市场很狭小,顾客主要是对草本处方有认识的人。

  得福终于找到一份好工作,就鼓励他的父母和妹妹们从巴西迁到犹他来。他在奥勒姆租了一间两层公寓,他、爱莲和两个孩子住在二楼,昭妃、昭华与父母住在一楼。昭芳与雪文已经结婚,住在别处。

  这段时间使得福第一次真正有机会与两个妹妹一起生活、建立关系。他比昭华大九岁,比昭妃大14岁,因此在台湾他从来就没有太多的机会来了解他的妹妹们。由于妹妹们都快成年了,家人彼此相处得更容易。

  昭妃是姊妹中年纪最小、最漂亮的一位,因此是家中的小公主。虽然昭华没受到什么优待,但家中的掌上明珠是昭妃,无论她做什么都是对的。

  多年后,昭华向一位早期经销商领袖吐露说,妈妈每天晚上都会来为妹妹盖被子、吻她、夸她是小美人,而随后经过昭华床前时,却一声不吭,这对昭华来说是何等大的伤害。很容易得出结论,每个夜晚这种例行仪式伤害了昭华的自尊心,使她形成了一种想法,要得到妈妈的赞许,首要的就是留心照顾好妹妹。

  两姊妹在杨百翰大学读书时,课后经常一起到图书馆自修。家里的车由年长的昭华驾驶,她准备离校回家时,都会问昭妃是否要搭车回家。“谢谢,不用了。我自己会回去,”昭妃这样说。昭华离校回到家中后,过15~20分钟,家中的电话会响起,昭妃在电话中告诉妈妈,她要回家了。

  “昭华,去接你妹妹回来,”妈妈命令道。作为孝顺女儿,昭华只好开车回杨百翰大学接妹妹,连一句怨言都没有。昭华生活在昭妃的阴影中,只要妈妈发出指令,就得听候昭妃的使唤。

  父母们通常都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在中国文化中,母亲的梦想常寄托在女儿身上,尤其是像陈妈妈这样曾经生活艰苦、缺吃少穿的母亲。她的梦想却未实现,但现在要实现它还不算太晚。她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女儿。昭妃非常愿意实现妈妈的抱负。为了得到妈妈的赞扬,女儿什么都愿意做。

  昭妃自小就会弹钢琴,她很为此感到骄傲。她长得很迷人,自信是一个天才。每次弹琴时众人的注目令她自鸣得意。当陈家从巴西移居美国时,得福开始找一所可供全家人居住的房屋。寻寻觅觅几个星期,每选定一处,母亲查看房子后,常一口否决,因为客厅太小,放不下一架小型演奏用的钢琴。

  几年后,仙妮蕾德事业初有所成,得福送给父母几千美元。当时陈爸爸开的是一台破旧的小卡车,得福建议他们用这笔钱买一台小轿车。但是,陈妈妈却想要一架钢琴。

  “可是,妈妈,”得福反对,“如果你买一台小轿车,大家都可以乘坐。如果你用这笔钱买一架钢琴,只有昭妃能弹。”

  他们还是买了钢琴。

  昭芳是姐妹中唯一与得福相处时间不长的一位。当家人还住巴西时,昭芳已经移居美国去上大学了。她在瑞克大学遇到一位美国白人,跟他结了婚。陈爸爸强烈反对此事。他跟得福发生了直接冲突,质问他问什么容许妹妹嫁给一个白人,并暗示这是出自得福的主意而非她本人的意愿。昭芳找过父亲,希望他能借钱帮他丈夫开一间牙科诊所。陈爸爸拒绝了。几年后,父女俩才言归于好。
  (下一节

«上一篇:追求持续发展 品牌文化是保障   下一篇:连载:迎向太阳之旅 第十一章 地平线上的阴影(上)»

评论(0) 点击次数(5075)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